|
专业的选择对学生的升学有非常重大的影响。提前锁定专业可以直接避免只能参考高考成绩报志愿的劣势,可以有多元的升学路径作为参考,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整个高三的学习动力和高考成绩。
家长如何帮助考生科学规划专业选择方向?需要考虑哪些因素?下面小圈从兴趣法、排除法、座标法等方面,助力考生定位合适的专业。
根据自身兴趣,多层选择确定方向
【1】自己未来想要做什么
比如,空间智能突出的考生可以考虑工程师、测量员、建筑师、室内设计师、摄影师、飞机驾驶员等专业。而数理逻辑能力突出考生可以考虑往理工科方面选择,会计员、保险业者、统计学工作者、计算机分析员等都挺合适。考生要想清楚自己将来要做什么。
【2】自己适合做什么
这里可以通过MBTI职业性格测试来判断考生的职业性格类型。MBTI人格共有四个维度,每个维度有两个方向,共计八个方面,分别是:外向(E)和内向(I)、感觉(S)和直觉(N)、思考(T)和情感(F)、判断(J)和知觉(P),产生十六种类型。家长可以到网上搜索相关试题给考生进行自测,测试将通过字母的组合圈定考生适合的职业类型。
【3】你喜欢什么
要擅于借助科学的工具来选择与自己兴趣匹配的专业,例如,如果你是研究型的人,那么在观察、学习等能力的分值会特别高,如果是艺术特质的人,那么你在艺术方面、创新方面的分值也会比较高。
借用数学方法,快速剔除不合适专业
家长可以借用数轴,在箭头的一端写上孩子很喜欢,家长也觉得较为适合的专业(定15个),再选8-10个感觉还行的备选专业,再列出3-4个不考虑的专业。同时综合专业的基本概况、孩子的学科偏向、基本身体素质等因素,快速剔除一些不必考虑的专业。
喜欢物理:天文学类、机械类、安全科学与工程类、海洋工程类、物理学类、仪器类、计算机类、电气类、力学类、电子信息类、航空航天类、大气科学类、管理科学与工程类。
喜欢化学:环境科学与工程类、材料类、药学类、海洋科学类、轻工类、食品科学与工程类、化工与制药类、纺织类、化学类。
喜欢生物:食品科学与工程类、临床医学类、生物科学类、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、动物生产类、基础医学类、草学类、林学类、水产类、药学类、植物生产类、动物医学类、口腔医学类。
喜欢政治:新闻传播学类、社会学类、哲学类、公安类、经济学类、社会学类、马克思主义类、公共管理类、政治学类、法学类。
喜欢历史:民族学类、中国语言文学类、建筑类、社会学类、历史学类、政治学类、教育学类、法学类、艺术学理论类、历史学类、哲学类。
喜欢地理:测绘类、矿业类、地理科学类、建筑类、旅游管理类、地质学类。
深度了解,千万不要望文生义
各式各样的专业让人眼花缭乱,每年也总有一些“马大哈”单凭专业名称“望文生义”,草草填报了志愿。许多专业的名称乍一看就是“双胞胎”,譬如建筑学和土木工程,感觉都是建筑类的专业,但其实大有不同,一个是设计房子的,一个是建造房子。
因此,考生在选专业时一定要充分了解专业的所属学科和研究方向,切忌望文生义。
多种渠道了解专业线下线上同步进行
在基本圈定了适合考生的专业方向后,家长可以通过线上、线下多种渠道详细了解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、专业课程设置、专业就业情况等。高三上学期,家长可以着重从线上方面入手,搜集相关专业的招生专栏、往年招录概况等。平时也可以多关注一些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。
到高三下学期,家长就该留意各类高校咨询会、走访高校开放日、向招生人员咨询等,通过线下实地面对面交流,围绕招生新政,分数与排位,填报技巧等,详解了解志愿填报的个中奥秘。
通过上面四大步骤,基本就能确定好学生最终要选择报考的专业了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