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山东统招专升本大学校园墙山东考研辅导糖心校园(机构入驻)外教1对1试听课免费领取
查看: 489|回复: 0

中外合办类高校“遇冷”,大量专业招不满人,这是为什么?

[复制链接]

228

主题

0

回帖

724

积分

高级会员

积分
724
发表于 2024-10-21 13:10:1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,已经形成公办高校以及民办院校共同发展的模式。随着各地的教育部门逐渐引进外部的名校,使得我国民办类型的院校数量急剧增加。

现在全国各省都实行二、三本合并,这就意味着公办院校和民办院校都是放在同一个批次进行招生。因此,大量民办院校以及中外合办类型的院校的生源变得更加充足,办学的底气也越来越足。

中外合办类院校依靠国外名校的知名度,还有国外的办学制度,在国内逐渐打响知名度,所以获得很多学生的青睐。大家都觉得能够接受西方名校的教育,将来有机会出国深造,在这样的学校读书很值得。

因此,中外合办类型的院校都广受学生追捧,录取分数线也越来越高。比如说上海纽约大学,有国内知名高校和美国纽约大学联合创办,往年在各省的投档线都已经达到985高校的水平,其余的中外合办类高校也都是水涨船高。

2021年高考招生,中外合办类高校集体遇冷

2021年各省本科批次的录取工作已经全面展开,根据各省教育部门提供的投档分数线情况,笔者发现有很多中外合办类型高校的投档线相比往年都有所下降,有大量学校甚至是断档,没有办法招满人,即使是降分录取,也没有学生愿意报考。

比如最近四川省一本院校进行的第三次征集志愿,温州肯恩大学、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依然无人投档。在广西的一批投档线里面,西交利物浦大学同样面临着这样的情况,理科投档线只有487分。

除了中外合办的高校之外,中外合办类型的专业同样遇冷。比如西南石油大学的化学工程与工艺、市场营销等中外合办类型的专业,福建师范大学通信工程、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,理科投档线仅为521分,目前依然有缺额,没有学生愿意报考。

基本上,今年中外合办类型的高校以及中外合办类型的专业,招生状况都不理想。各地大学生似乎都有抵触的情绪,报考的热情远没有往年那么高。

出现这样的情况,网友们纷纷发表看法,整体来看有两个方面的原因,也是很值得我们深思。

一、学费太昂贵,学校以盈利为目的

中外合办类型的大学有很多的特点,如果是以国外的教材或者是教师力量为主,那么这就意味着学校是以盈利为目的,就是希望通过招收中国的学生,能够拥有更多的收入。许多中外合办类型高校,每年的学费都已经达到10万元,而且每年还在持续上涨。

这就意味着本科4年将要花费40万,加上各种生活费以及住宿费,整体的费用将会达到60万。中国普通家庭的学生,根本难以承受。

二、学生出国受阻,报考热情消退

以前国内的学生喜欢报考中外合办类型的高校,都是希望能够享受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,希望能够把学校作为跳板,然后到国外进行留学,这条道路以前一直都很通畅,但是疫情发生以后,大家对出国就变得更加谨慎。

为了自身的安全,大量的学校都取消出国深造的计划,所以中外合办类院校的作用逐渐消退。何况现在海外高校的学历在贬值,大家对海龟已经没有那么高的期待,也没有必要花这么多的钱。

整体来看,学生们对国内的高校更加的信任,也逐渐相信国内的高校能够提供良好的教育,这也是中外合办类型高校逐渐失去优势的重要原因。



中国教育论坛免责声明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